top of page

喪屍軍團科技,駭人聽聞!最新納米晶片機器人科技: 將如何導致《啟示錄》預言中的末日喪屍?!

你可能會立即想發問:納米機器人顯然是一項造福人群的新科技,聽說可以在未來對付很多不治之症,包括癌症等,那不是一個大好的喜訊嗎?但是,我們現在想告訴大家,它的後遺症有多可怕,因為我們正要討論的是人類肉眼雖然是無法看見,但是又超級微細的微觀納米機器人 喪屍世界!
人類已經可以把有能力把自我複制的納米機器人注射入人體,納米機器人可以無形地建造或摧毀任何東西。科技世界的發展速度比我們所能趕上的要快。 納米機器人或微觀機器人,可以進入人體血液,並依附在人腦的細胞上,從而控制人類大腦,有效地將那個人變成納米機器人的“宿主”。
第四國,必堅壯如鐵,鐵能打碎剋制百物,又能壓碎一切,那國也必打碎壓制列國。 你既見像的腳和腳指頭,一半是窰匠的泥,一半是鐵,那國將來也必分開。你既見鐵與泥攙雜,那國也必有鐵的力量。 那腳指頭,既是半鐵半泥,那國也必半強半弱。 你既見鐵與泥攙雜,那國民也必與各種人攙雜,卻不能彼此相合,正如鐵與泥不能相合一樣。(但以理書 2:40-43 )

你又可能會問,全球各國有這麼大量的資金被投入到納米科技中,這怎麼可能導致電影《生化危機》中的恐怖喪屍?

在那些日子,人要求死,決不得死;願意死,死卻遠避他們。(啟示錄 9:6)

事實上,科學家已經能夠成功地把微小的矽樹脂芯片融合到病毒中,然後創建出納米機器人。可是他們發現的第一個問題是: 這些機器人竟然可以在宿主死亡之後,仍然能夠運行長達一個月!

第一位天使便去,把碗倒在地上,就有惡而且毒的瘡生在那些有獸印記、拜獸像的人身上。(啟示錄 16:2)

請注意,即使在此早期階段,研究納米機器人科技的科學家,目前仍然在研究如何可以正確地制止死人的屍體變成殭屍。根據科學家於2018年發表的研究,他們聲稱可以在2027年或之前,就能夠擁有納米機器人。

納米機器人可以在人類的大腦中爬行,並且建立神經連接,來替換受損的機器人。到時又會產生什麼可怕的後果?沒錯,你可能答對了: 就是納米機器人將會有能力改變您的想法,控制人類的思想。

第四獸甚是可怕,極其強壯,大有力量,有大鐵牙,吞吃嚼碎,所剩下的用腳踐踏。(但以理書7:7)

這又可能會出現什麼問題?繼續考慮一下:有一天,人類的大腦中將出現納米機器人。

而這些納米機器人將會被編寫成程式,即使在那個人死亡後仍然會繼續運行。

它們可以形成自己的神經通路,這意味著納米機器人可以在人死了之後,繼續利用那人的大腦來保持​​屍體肢體的活動,大概直到那個殭屍在到處狂奔中腐爛為止。

第五位天使吹號,我就看見一個星從天落到地上,有無底坑的鑰匙賜給它。 它開了無底坑,便有煙從坑裏往上冒,好像大火爐的煙;日頭和天空都因這煙昏暗了。 有蝗蟲從煙中出來,飛到地上;有能力賜給牠們,好像地上蠍子的能力一樣, 並且吩咐牠們說,不可傷害地上的草和各樣青物,並一切樹木,惟獨要傷害額上沒有神印記的人。 但不許蝗蟲害死他們,只叫他們受痛苦五個月。這痛苦就像蠍子螫人的痛苦一樣。在那些日子,人要求死,決不得死;願意死,死卻遠避他們。(啟示錄 9:1-6)

納米機器人將被編寫為能夠自我複制的程式,但是一旦宿主腐爛得太厲害而毀滅,那麼納米機器人就等於要終結了嗎?若不,它到底可以如何繼續存活下去?

為了保護自己,納米機器人需要尋找新的宿主,在它的本能上,必須把盡快把自己轉移到新的主機上。

因此,納米機器人殭屍的最後一招,就是尋找一個健康的受害者,然後在他的身上咬一個洞,好讓納米機器人可以冒出來,繼而在新的宿主中建立另一個營地。

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們,大聲說:「若有人拜獸和獸像,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, 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;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。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,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。 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,直到永永遠遠。那些拜獸和獸像,受牠名之印記的,晝夜不得安寧。」 聖徒的忍耐就在此;他們是守神誡命和耶穌真道的。(啟示錄 14:9-12)

納米機器人殭屍一旦進入另一個健康的受害者,他們就會關閉那人的皮層,以保持新宿主的腦幹完整,那麼納米機器人殭屍軍隊又新增到另一名不死的殭屍士兵了。

牠因賜給牠權柄在獸面前能行奇事,就迷惑住在地上的人,說:「要給那受刀傷還活着的獸作個像。」 又有權柄賜給牠,叫獸像有生氣,並且能說話,又叫所有不拜獸像的人都被殺害。(啟示錄 13:14-15)

將來,在實際日曆上的某一天中,失控的微型納米機器人,將會通過向全人類注入大量殭屍納米機器人,來破壞人類的文明,殭屍納米機器人將會盡力吞噬人類的大腦,繼續使已經死了的人變成行屍走肉,不斷殘害新的受害者,喪屍將會橫行全地!

第五位天使把碗倒在獸的座位上,獸的國就黑暗了。人因疼痛就咬自己的舌頭;又因所受的疼痛,和生的瘡,就褻瀆天上的神,並不悔改所行的。(啟示錄 16:10-11)


bottom of page